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自古以来,倾听民意、善解民忧,便是国家治理者的从政之要。在我国,7亿多网民构成了庞大的网络舆论场,它如一面镜子,映照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网信事业要发展,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”,这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的号召。
**一、群众路线的历史形成与内在要求**
坚持群众路线,是我党的优良传统,也是历史形成和内在要求。早在1922年,党的二大就明确提出,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。毛泽东同志在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中,提出了相信和依靠群众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。1929年,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“群众路线”的概念。
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思想的认识过程,更是一个不断得到落实的实践过程。苏区斗争时期,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条件下坚持达数年之久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和苏区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艰苦与共,患难相依,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。
**二、网络群众路线的新特征与新要求**
理论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,作出了重大的部署。2012年,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政治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》。2013年,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,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全党自上而下的分批开展以为民、务实、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。
今天,网络已经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“互联网+”模式已经在众多行业和领域落地生根。既然群众在广泛使用网络,我们领导干部显然也不能够离开网络。2016年,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,提到了网络群众路线,要求广大的党员干部要通过网络来走群众路线。
**三、网络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**
网络群众路线需要高度的人格魅力,要展现出领导干部自身的人格魅力。在网络自媒体时代,我们要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网络个性和特征,这才能增强我们的识别度和信任度。
其次,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做到内容方面的准确定位。这就是要适应网络分众化、差异化的趋势,与网民进行诚恳的沟通,增强沟通的透明度、工作的透明度。
再次,我们在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上面也有一些定位和要求。第一就是要形成明确的网络身份,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我们网络的识别度。第二,话语形式的有效转变。我们要认识到,许多党员领导干部的话语表达方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,就是一种政治化的表达方式。
总之,网信事业要发展,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我们走网络群众路线不仅要在实际工作当中落地,同时也要在网上积极引导社会舆论,只有通过两个方面的相互配合、共同着力才能使我们党的主张和声音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去。